其實片名Apocalypto是源自希臘文,意指「文明的崩毀與重生」。這部由梅爾吉勃遜所執導的影片,劇情緊湊又富古文明教育寓意。會看這部片,最主要是因為參加社大的18堂美術課所指定的課後觀賞影片之一,片中雖然有一些很血惺讓人吃不下的殘忍畫面,卻是原始部落文化最真實的呈現。這部片的內容主要在講述馬雅後期, 哥倫布發現南美洲的時候,當時的馬雅文明已經呈現衰頹,盲目的用活祭品祭神以祈求降雨豐收。
影片觀察重點在於原始部落人名身上的裝飾,配件,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階級地位,階級地位愈高者,身上的飾品愈多愈貴重。對於不同階級身份的人,也有不同的顏色標記,比方說一個人的身上塗滿紅色或黑色,代表他是戰士。身上塗有綠色的是貴族,至於在片中看到全身塗滿藍色漆的人,則是要被當成活祭品的戰敗奴隸。
有祭祀就有祭司,馬雅崇拜的雨神名叫"恰克",就是片中祭司頭戴有著象鼻形像的雕刻。祭神的方式,是由四個人把祭品壓制在祭台上,鉗制其四隻,在祭司唸完祭文後,用利刃在活祭品的胸上劃下深深的一刀,取出仍在跳動的心臟,展示給在場群眾並丟入火裡獻給雨神恰克,請想像一個活體清醒有知覺的情況下,被刺下一刀,取出心臟......會是什麼樣的感覺?連聲音也喊不出口,隨即被懀子手坎下頭顱,從祭祀頂端丟下金字塔,被插在木椿上,古時候的文化,還會將祭品的屍體分食,這部份在劇情中並沒有演出,只帶到一大片無頭的泥沼堆屍區,卻也讓人不可置信的心裡發毛。




話說馬雅人偉大文明之一的金字塔,片中出現一群全身白色的人,都是為了建造金字塔。由於馬雅當地盛產石灰石,因此金字塔皆用石灰石蓋成,由於石與石之間會有縫隙,便將石灰石燃燒成白灰粉末,塗滿隙縫,而製石灰粉末的人,才會全身沾滿白石灰粉。



     


(下圖與文字說明,取自http://hk.geocities.com/brianlin2004/maya.htm ,更詳細介紹請上該網站查詢))

馬雅金字塔共分為4面,馬雅金字塔是依天文學目的而建,金字塔4面各有52個4角浮雕,表示馬雅的一世紀52年(365天的太陽曆和260天的馬雅獨有的卓金曆,再次回到始點的期間)。13個角代表1年13個月(卓金曆20天×13個月=260天),又91階佈於4面,91×4=364,加上最上一階共計365天,表示太陽曆的一年。


西元600年,整個馬雅民族離開了辛苦建築的城池,捨棄了富麗堂皇的廟宇、莊嚴巍峨的金字塔、整齊排列雕像的廣場和 寬闊的運動場。馬雅文明開始式微,徵兆是不再雕刻石碑;以提卡爾而言,當地最後一塊石碑完成於西元869年,整個馬雅區最後—塊石碑則完成於西元909年。

不但如此,神殿 、宮殿等最足以代表馬雅文明的建築也不再興建,彩陶也不再製作,一般民眾也很少興建新房舍,城市四周的人口急遽減少,考古學家估計當時的提卡爾人口,至少減少了25%。變成一片廢園殘景,歷史上也常見民族因戰爭而滅亡,但馬雅人的城市既不毀於戰火,也不毀於天然災難,這已經由歷史學家證實了。據說馬雅人在西曆909年的某一天,80%的人口突然明顯地消失了,僅留下未建好的寺院。自當天起,祖先的睿智也急速消失,殘留下來的馬雅人開始變得無知與頹廢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coleliao7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